同学们体验留青竹刻非遗课程。
“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变得这么漂亮!通过这个活动,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只追求现代艺术,更要把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融合。”一位台湾学生感叹道。此前,她耗时近1个小时,在大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青衣的装扮。
(资料图)
7月24日至28日,“两岸一家艺海同心”2023年常台青少年文化艺术研学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,来自台湾的近20位初高中学生在与大陆老师、同学们进行交流。
此次研学营由常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、社团法人台湾国际艺术家协会主办,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协办。活动期间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台湾地区的师生们徜徉在非遗文化的古老魅力里,震撼于新时代里常州现代文化的蓬勃朝气中。
在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里,省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徐金烨带领同学们参与了经典诵读,感受国学经典与诵读的完美交融;高级工艺美术师、常州市留青竹刻非遗项目传承人、学校特聘教授沈华强带领同学们体验了留青竹刻非遗课程;常州市京剧团原演员、学校教师朱君玲帮每一位学生画上了京剧脸谱,展示了角色和唱腔的国粹魅力;省厅青年骨干教师刘爽以茶会友,带领同学们体验了茶道艺术……
台湾学生黄芳圆在留青竹刻课后说:“它很需要耐性一点点地刻,传统技艺是需要保存和发扬的。”
此外,同学们还观看了常州大型原创锡剧《烛光在前》,畅游了中华恐龙园,台湾师生们还跟随学校的阿姨共同包饺子。
“在研学营期间,两岸学子交换了许多彼此之间对艺术的看法,尤其对台湾同学而言,都是从未有过的体验。”交流团团长、社团法定代表人、台湾国际艺术家协会顾问马淑芳说。
虽依依不舍,但是研学营还是进入了尾声。在结营式上,两岸青少年们共同呈现了一场“艺术盛宴”。活动最后在全场合唱的《相亲相爱一家人》中落下帷幕。
“年轻学子是未来的希望,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让两岸青少年加强交流,也欢迎常州同学们来到台湾学习体验。”马淑芳表示。
据了解,一直以来,常州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交流平台,深化两岸融合发展,特别是在文化交流方面不断探索创新,产生了广泛影响。
(张茹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