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眼下,早春的天气还有些寒冷,但在徽州区乡村,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了劳作,乡间田野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。农技人员也在第一时间来到田间地头提供各种科技服务,助力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。
当前正是大棚早春西红柿开花挂果的关键期,走进徽州区西溪南镇蔬菜种植专业村石桥村大棚蔬菜基地,一个个钢架大棚里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。“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,可以用有益菌浇个3遍,这样就不用打别的农药了;西红柿芽越小越适合打,伤口小,不易得病;另外要做好大棚的通风除湿保温……”在种植户余文美的大棚里,镇农技干部程传东正面对面地传授大棚西红柿管理知识。“每年开春,区里镇里的技术员、村里的琴溪合作社工作人员都要到大棚里来走一走,看一看,带来了蔬菜种植管理技术,也带来了我们的种菜信心,我们收入还是不错的。”余文美说,她家种植了10亩大棚蔬菜,正是得益于农技人员的悉心服务指导和合作社帮助,亩均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。
在琴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,石桥村80%的农户从事蔬菜生产,面积超过1500亩,其中标准化大棚蔬菜面积400余亩。为帮助农户种好菜、卖好菜,今年合作社还改建了蔬菜收购场所,增加了烘干加工、冷冻储藏功能,不仅方便了村民卖菜,而且解决了他们以往季节性卖菜难问题,从而保障蔬菜种植户的收益。
春气动,草萌芽。眼下也是油菜春管关键期,在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百亩油菜高产示范片,农技人员正在查看土情、墒情和苗情。不远处,当地农民正在油菜田间做清沟、除草等管护。“春天到了,搞好田间管理,到时油菜花就开得好,就能吸引游客来观赏。”村民鲍雪琴充满期待地说。以花为媒,农旅融合,徽州区今年在景区景点及百佳摄影点、美丽乡村周边、旅游公路沿线等精心打造绿色高效油菜示范面积1510亩,以此拉动花影经济,促进乡村旅游,实现种植效益、旅游收入双增加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当前,徽州区组织了100多名农技干部开展包村联户,向农民提供田间管理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、良种良法、病虫害防治、农机具使用维护等知识,引导农民群众抢抓农时不负好春光,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,为扎实推动“两强一增”行动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值班编辑:胡晓苗